Q:认证机构风险分类管理基本原则?
A:主要服务于“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为监管数字赋能、信用赋能。分类结果作为配置监管资源的内部参考依据。根据信用风险状况和监测预警结果,合理确定监管重点、监管措施、抽查比例和频次等,推动从无差别、粗放式监管向差异化、精准化监管转变。提高监管及时性、精准性、有效性。
Q:认证机构风险分类指标体系建立原则?
A:综合信用风险与认证业务风险,建立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以6个月为周期动态更新风险分类结果。其中,信用风险重点从基础属性信息、动态信息、监管信息、关联关系信息、社会评价信息等五个方面构建分类指标体系,科学赋予指标权重,并根据监管实际不断更新调整,持续优化完善。
Q:认证机构风险分为几类,对应的监管要求?
A:将认证机构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划分为风险低(A类,占比4%左右)、风险一般(B类,占比56%左右)、风险较高(C类,占比33%左右)、风险高(D类,占比7%左右)四类。
对A类认证机构,可合理降低抽查比例和频次,除投诉举报、大数据监测发现问题、转办交办案件线索及法律法规另有规定外,根据实际情况可不主动实施现场检查,实现“无事不扰”;
对B类认证机构,按常规比例和频次开展抽查;
对C类认证机构,实行重点关注,适当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
对D类认证机构,实行严格监管,有针对性地大幅提高抽查比例和频次,必要时主动实施现场检查。
Q:认证机构风险分类监管与风险监测预警之间的关系?
A:认证机构风险目前每6个月更新一次,主要服务于“双随机、一公开”等监管工作。为实现对风险隐患及时预警,推动监管关口前移,结合日常监管中发现的带有普遍性、规律性的高风险行为特征,从认证机构风险分类指标体系中选取若干与认证业务风险关联度高的重点指标项,每月进行风险监测预警并通过内部监管系统发布预警信息。
Q:如何处置认证机构风险监测预警信息?
A: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如下措施依法处置认证风险隐患:认证机构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采取检查、约谈、警示、提醒等措施;认证机构开展认证活动所在地市场监管部门通过获证组织查验等方式对认证活动进行检查。